第24期Science Café活动纪——类器官在生物学和转化医学中的应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7-01浏览次数:964

      6月28日,复旦大学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特邀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林鑫华教授,于浦东国际人才发展中心,就“类器官在生物学和转化医学中的应用”做了主题报告。

     

      类器官(Organoids)主题报告中,林鑫华教授立足于当前科研模式生物现状,分析了果蝇、小鼠等实验模型的局限性,展示出类器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为了使大家进一步认识类器官,他以小肠类器官为例,介绍了哺乳动物内胚层器官的形成及谱系建立;随后,以肿瘤类器官为例,介绍了类器官在肿瘤研究与诊断、个性化医疗、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分析了类器官领域目前的一系列最新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之后,林教授提出了一种在现有类器官培养发育与稳态基质基础上建立的的全新培养体系:干细胞实质定向分化,并讨论了其可塑性。最后,林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复旦大学现有的类器官领域相关合作,并提出了自己对复旦大学类器官中心的期望。
      与会人员在报告后向林教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也得到了林教授的一一解答。其中,类器官无法再现体内肿瘤细胞的微环境,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大家相对关注的问题。林教授认为,肿瘤类器官培养的初始阶段确实包含杂细胞,但在进一步培养中,杂细胞会被分离,只留下有特异质的肿瘤细胞。这就是肿瘤类器官的优势所在:体现肿瘤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较为复杂,在其他模型中一般难以体现,但在肿瘤类器官中可以被提取放大,作为药物研发的方向。其次,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除了要依赖自身特异性之外,还依赖于生长的微环境。虽然一般都会有血管包被或免疫细胞浸润,但实际上并不一定完全依赖于这二者的存在,所依赖的程度也有差异。而肿瘤类器官恰恰就是一个研究这种依赖性的平台。另外,还有学者关注类器官脱离机体免疫系统带来的研究模型上的缺陷、国外大型药企在类器官领域的发展风向、药企与复旦大学对类器官的研究的异同等,林教授也做了细致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