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信息分析与知识产权评议培训班顺利举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9-26浏览次数:826

       2019年9月23日,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复旦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发起,复旦大学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专利信息分析与知识产权评议培训班,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顺利举办。本次培训班旨在提升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或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团队的知识产权评议工作进行指导。 
       本次培训班开班仪式由复旦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馆长、复旦大学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主任侯力强主持,特别邀请了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处处长李胡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致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陆震主任发言,他谈到上海市教育科技发展中心致力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他表示日后会加强与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合作,让科技人员对知识产权有更深刻的理解,拓展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工作。



     开班仪式后,培训正式开始。本次培训班特邀了四位嘉宾,分别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主要介绍了高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创新与技术经纪人建设探索、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产业与技术情报研究中心主任江洪波、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技术情报部主任瞿丽曼、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邵黎明教授。四位嘉宾的主题报告内容涵盖了高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创新与技术经纪人建设探索、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的专利价值评估、科技项目知识产权评议与应用解析,以及高校技术转移体系与知识产权价值。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邵黎明教授在报告中讲到科技创新主要驱动力来自知识产权技术转移转化工作,近年专利知识产权不再局限于保护,而是注重专利的创造、保护及其转化工作。对比美国知名生物医药创新创业生态园区的波士顿园区,高校发挥了巨大的驱动作用,而我国高校源头创新驱动力发挥不足,希望通过对高校专利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及转化,从源头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


  

     本次培训班,学员们与资深专家和同仁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广泛讨论,对知识产权价值评议有了初步了解,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做了良好铺垫。复旦大学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会继续联合各部门,推出更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相关活动,为校内外社会各界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发挥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作用,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