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8日下午,由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和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主办的上海高校技术转移管理体制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张江校区举行。此次研讨会以“改革成果转化体制、加大源头创新供给”为主题,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陆震主任和来自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华理等十余所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来自企业、媒体方的代表等共20多人受邀参会。
会议由我中心邵黎明主任主持,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朱安达理事长致欢迎辞。朱理事长代表主办方介绍了本次研讨会发起的背景,指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环境下,高校作为创新源头,应该加大创新供给,提高成果转化效率。上海的各大高校在创新人才、学科资源和科技成果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产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表示,新的一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探索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帮助高校科技成果走出去。
会议分成主旨演讲和交流讨论两个环节。上海市教委科发中心陆震主任首先做了题为“高校技术转移体系构建与人力资源配置研究”的演讲。陆主任通过调研数据,深刻分析了目前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他提出高校应该开展技术经济和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对技术经纪人奖励激励,同时建立技术经纪人专门的职业发展通道,以此解决目前高校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专业队伍不强的短板。上海张江协同创新研究院倪争技院长介绍了他们研究院的创新体制、协同创新策略以及三位一体的创新服务模式,以及打造“高校服务张江”品牌的定位和已取得的成果。
其后,上海交大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刘燕刚院长和复旦大学科技处金伟副处长分别介绍了两所高校在技术转移转化和产学研方面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刘院长介绍的交大领携建立的“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思路超前,使在座专家耳目一新、广开思路。而复旦大学以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地方研究院的“前孵化体系、双基地策略”模式也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针对高校科研管理和技术转移转化过程中问题挑战,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不少建议。
最后,陆震主任对由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充分肯定,鼓励各高校协同创新平台以这种议题聚焦的圆桌研讨形式,定期互通信息,集思广益,协同政府共同解决人才队伍和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问题,促进上海市高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为科创中心建设做贡献。2018年,我中心将在上海市教委科发中心的支持下,针对高校科研管理生态开展系列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