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期science café活动纪——新药靶标发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9-22浏览次数:359

      9月18日,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举办的第31期Science Café活动在浦东人才港顺利举行。本期活动特邀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鲁伯埙教授和复旦大学药学院沈晓燕教授为大家分享新药靶标发现研究成果,让咖友一窥我国生物医药源头创新研究的新进展。

     

鲁伯埙教授在报告现场

      

沈晓燕教授在报告现场

      首先,鲁教授分享了亨廷顿病的新靶标发现的研究历程。鲁教授介绍到亨廷顿病是由HTT突变基因表达的致病蛋白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至今尚未有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临床在研药物中,小分子药物仅能缓解亨廷顿病的症状,大分子药物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很难成药。根据生命科学的中心法则,开发致病蛋白阻断剂是根本性治疗亨廷顿病的有效方法。鲁教授团队根据以往研究策略,先从编码致病蛋白的基因上游找到调控它的关键基因,试图从上游直接阻断致病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病目的。随后团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上游寻找到了GPR52蛋白,可调控突变HTT蛋白的水平。针对GPR52蛋白,团队进一步开发了小分子药物阻断剂E7,通过多种试验验证,E7可有效的阻断突变HTT蛋白的表达,改善亨廷顿病的神经衰退表型。鲁教授讲到进一步的化合物改进正在研究当中。

       随后,沈教授分享了团队针对炎症肠病的新靶标发现研究近况。炎症肠病是一种慢性胃肠道炎症疾病,严重困扰病患生活,中国近年发病率快速攀升。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从发病的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分析,解决肠道粘膜屏障破坏问题是治疗IBD的关键。沈教授团队从肠道粘膜屏障修复切入,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出了一种分选连接蛋白10(SNX10),该蛋白的敲除可上调肠道干细胞的干性,增加巨噬细胞的极化,推测SNX10是炎症肠病的潜在新靶标。随后团队做了大量的验证性试验,确定SNX10在炎症肠病中的重要作用。后续对SNX10的调节机制展开了研究,发现该蛋白通过Wnt信号通路发挥功能作用。现阶段沈教授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合作共同开发治疗炎症肠病的新药,初步药效评价试验已经完成。
       互动问答环节,听众与嘉宾就两种疾病的靶标发现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交流与讨论。